肇庆社工林玉泉获选“中国最美社工”

2016-04-06

毅然回乡创办社工机构

  2009年,林玉泉从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来到惠州市一个小镇的福利院,开始了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工生涯。两年后,林玉泉回到广州,在大同社工服务中心从事社工工作。作为肇庆人的他,心里始终有个愿望,就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家乡的老人们做点贡献。当林玉泉听到他的导师、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刘静林说起肇庆有关部门有意建设社会服务机构时,他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

  “我想回家乡肇庆办社工服务机构。”他对导师说了他的想法。

  “这个过程会很困难,你不要哭着鼻子回来找我哦。”刘静林向他浇了一盘冷水。林玉泉回家乡创办机构的决心已定,刘静林也给了弟子最大的支持,帮他牵线搭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同旗下第6家社工机构——肇庆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2年7月5日成功注册,为肇庆市第一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并承接了肇庆首家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的运营。

  自己的工资先不拿

  “尽管是机构的总干事,但收入还不如我在广州当社工。”林玉泉说。现实也很快给林玉泉来了个下马威。当他得知税务部门把肇庆大同当作企业收税时,一下子蒙了。跑了几个来回,最终民政局帮他出具了一纸“非盈利机构”的证明,才把减免税收的事办下来。

  当时,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肇庆大同面临着资金紧缺的状况。那时,林玉泉跑得最多的就是政府部门,不断向有关人员灌输社工服务理念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最终,有关部门以每月2.8万元的“政府购买服务”,资助大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2.8万元也仅够发工资。”林玉泉说。资金不足,林玉泉只能靠“抠门”。但只抠在自己身上,绝不抠在老人身上。考虑到老人休息室没有空调,他把自己办公室的空调拆过去给老人用,至今他的办公室都没装空调。机构的设备坏了,他就尽量自己修理,就这样节省一分一角的钱。

  “最困难的那段时间,我首先保证员工的工资,自己的工资先不拿。”林玉泉说。

  甘当老人的“专业儿孙”

  在大同旗下耆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托班,大部分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承接照料这些老人,这种活吃力不讨好,但林玉泉的想法是,既然要用实际行动向政府和市民树立社工服务的形象,就不能避重就轻。林玉泉经常对员工说:“当老人不记得我们是谁的时候,就说我们是他们的‘专业儿孙’。”

  中心日托班曾有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刚入托的时候,很焦虑,表现得非常暴躁。林玉泉通过系统分析老人的家庭环境、疾病、思维特点,喜怒爱好等信息,整合家庭、社工、护工、医疗等各方资源,制定出一套适合他的个案管理服务计划,并对日托环境进行适度的改造,一段时间后老人逐渐适应了日托的生活,暴躁的脾气逐渐改善,甚至还经常给其他老人表演节目。

  同时,林玉泉也经常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做志愿者,结对帮扶社区的困难老人。有一户老人自己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丈夫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儿子又患有精神病。林玉泉通过组建一支专门的义工服务队伍,每个月定期和不定期上门探访慰问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维修家电,送生活物资。

  短短一年多时间,林玉泉带领他的团队将机构打造成了广东省居家养老示范单位,项目还荣获2013年广东省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三等奖、肇庆市公益行动先锋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2013年肇庆市“十大敬老之星”。(西江日报)


限时免费
立即开启线上经营